close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賓州一名63歲老爺爺萊特(Eugene Wright)近日走在街上時,被誤認為精神病患,強行抓到醫院治療,還被注射藥物,直到女兒趕到醫院後,才把爸爸救了出來。

▲萊特被誤認為精神病患,被強行抓到醫院。(圖/翻攝自WPXI)

據《BBC》報導,萊特透露自己下班後鄭本岡,從家裡走出來準備開車,兩名員警和一名醫院員工卻突然逮捕他,雖然萊特一路上不斷告訴警方「我不是你們要抓的人」,卻沒有人檢查他的證件,硬是把他抓到醫院,對他注射治療焦慮症的藥物,直到他的女兒趕到醫院救人,才結束了這場烏龍。

萊特表示「我感到很無力,完全無法控制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雖然警員及醫院員工已向萊特表達歉意,但萊特認為警方嚴重侵犯他的權利,已經聘請律師對醫院及警方提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庭院有「未爆彈」 老翁嚇歪結果是…

美警大出包!掃毒竟掃到「自己人」

守門員搞烏龍 恍神踢「空氣足球」

大腸癌機率激增60%!五大「勞腸惡習」讓你養出滿滿的大腸瘜肉

(常常脹氣、腹痛、便祕或腹瀉等腸胃不適等症,顯示腸道菌相不佳,導致壞菌增生)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廖思涵

癌症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大腸癌」更是連續八年成為國內癌症人數最高的重大疾病。而大腸瘜肉即是大腸直腸癌病變的警訊,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中發現,腸瘜肉患者通常有飲食不定時定量、工時超長、喜愛熬夜、久坐不動等生活型態。

鄭本岡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習慣調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全台灣1410名30歲~59歲的上班族,以網路方式進行「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率與飲食習慣調查」,結果7.23%受訪者表示自己患有大腸瘜肉,因此推估全台灣有超過80萬名上班族恐受到大腸瘜肉的威脅。

進一步針對患有大腸瘜肉的受訪者進行生活習慣、飲食喜好、營養攝取等項目比對,發現其大腸瘜肉的形成,可能與「5大腸勞飲食特徵」、缺乏運動和防癌觀念不族有關。

【五大腸勞飲食】

1. 主張重口味

喜歡用油炒或油煎的方式烹調料理,口味喜好偏鹹。

2. 肉食主義者

愛吃紅,且常以「吃到飽」餐廳做為聚餐首選地點。

3. 壞菌過多

常常脹氣、腹痛、便祕或腹瀉等腸胃不適等症,顯示腸道菌相不佳,導致壞菌增生。

易使腸道吸收毒素的機率增加,進而導致腸道病變。

4. 宵夜不離手

調查發現近60%以上的民眾一週至少會吃一次消夜(超過晚上9點進食),52%的民眾一周至少有一次聚餐或應酬。

5. 三餐不正常

上班族常受工作影響而外食、不定時用餐、吃飯時間過於急促等經驗。

因此,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建議民眾少吃紅肉、配合清淡飲食、多吃蔬果、常喝優略乳,同時能搭配高纖水果、蔬菜,以利延長好菌停留在腸道的時間。

參考來源:

三立新聞網

台灣癌症基金會

封面圖片來源:

Sebastian Kaulitzki/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男子解尿有「噗!噗!」聲竟是大腸癌 醫師呼籲小便3警訊輕忽不得

51歲港星林利爆罹「大腸癌2期」 幸早發現、3類食物「殺癌」,存活率達八成

12800件人體實例證實:每天喝這一杯,乳癌、大腸癌易找上門

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今(20日)晨除了東北部有局部短暫雨,北台灣及花蓮雲量稍多,其他各地晴朗雲量少。截至5時,淡水最低溫的19.2度,嘉義市因輻射冷卻較強,低溫也降至19.5度。

▲圖:最新(19日20時)美國(GFS)模式模擬的太平洋高壓強度較弱,25日20時熱帶擾動已穿過它,開始受西風帶導引而轉向東北(左圖)。最新歐洲(ECMWF)模式則模擬,需等到28日20時另一波西風帶靠近,太平洋高壓才會減弱(右圖),熱帶擾動也才受到西風帶導引而轉向東北。(圖擷自Tropical tidbids)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清晨淡水19度 全台降雨緩、溫度升
整晚不見蹤影 母開房門驚見兒上吊亡
英國女帶孫拍照 2中國女鬼悄悄入鏡
明起降雨漸緩和 下周不排除有秋老虎

更多新聞報導
中油凍漲到年底 這群人怒了
國保10年緩繳大限 明年1月底到期
桃機也可自助託運 2分鐘搞定
英聽成績沒拿A 這些明星校系別想念
早餐4菜1湯只賣一百元!網驚店在哪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潔岑 的頭像
    陳潔岑

    陳潔岑的Blog

    陳潔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