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百年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台江內海的地形地貌變化極大,加上缺乏精準的文字記載,使得一些歷史事件流傳模糊不清,甚至偏誤。本校康寧大學資訊組組長劉相君老師耗費十年時間研究數位疊合地圖,逐步復原數百年前台江內海地形地貌,希望能精確還原國姓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登陸作戰路線,及古鹿耳門媽祖廟遺址在古地圖上的位置。

劉相君老師於二○○○年到康寧大學任教,因為維修車子與吳姓技師熟識,吳知道他是教師後,經常與他談鹿耳門媽祖和鄭成功的相關事跡、遺址,吳認為隨著歲月和沿海環境改變,這些事跡、遺址僅憑耆老的口述流傳會越來越紛歧,鼓勵他進行研究,為歷史事件找真相,勾起了他的興趣。

「地點是很多歷史事件的關鍵,所以我從疊合台江內海數百年前的古地圖著手。」劉相君老師積極蒐集台江內海的相關資料,包括訪談耆老推測沿海地貌改變情形、找尋古老地圖,還設法取得一六五二年受過專業訓練的荷蘭人Plockhoy所繪製的《大員及其附近地區海圖》,然後於二○一二年從Google取得台江內海的圖像,運用數位科技比對,製作出台江內海數位疊合地圖。

劉相君老師從古老地圖和相關資料中找出「熱蘭遮城」、「普羅民市鎮」兩個古今沒有變化的定位點,疊合出來的地圖還原了荷據時期台江內海的海岸線、沙洲、海港、河道位置,發現古鹿耳門港道不等於鹿耳門溪、古曾文溪出海口的位置、一至七鯤鯓曾經連續,也精準還原鄭成功攻打荷蘭人的登陸地點。

疊合地圖完成,劉相君老師於二○一二年發表論文,並分別於二○一五年、二○一六年辦理「鄭成功登陸作戰路線」、「台江古地圖鹿耳門爭議科學證據佐證」研討會,讓文史工作者分享。

劉相君老師說,雖然疊合地圖已經做出來了,可是還有許多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還未標出來,所以他會繼續研究製作更精細的疊合地圖,提供歷史學者參考。

&nbsp

十個女人九個寒 3種「體寒」對症調理方法大公開

俗話說「十個女人九個寒」,現代女性常有的手腳冰冷、肌膚粗糙、月經失調問題其實都和體寒有關,因此調理體寒刻不容緩,但應該怎麼做呢?專家建議,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體寒程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改善。

體寒程度由輕到重分三級

根據報導,輕微體寒的症狀大致包括淺眠、疲勞、手腳冰冷、生理痛、易感冒、臉色黯沉無血色等;若發展為中度體寒,可能容易嘴破、便祕,同時伴隨肌膚乾燥和下半身血液循環變差等情況;至於嚴重體寒,症狀通常表現為疲倦無力、頻尿、脹氣、手腳發麻、下半身水腫及月經常有血塊。

上述三類體寒症狀,只要一類中符合其中三項即可判斷為該程度的體寒。

不同程度的體寒分別該如何調理?

一、輕微體寒康寧大學

輕微體寒者平時應少吃性質寒涼的食物,例如苦瓜、冬瓜等蔬菜或西瓜、香蕉等水果。另外要注意日常保暖和養成運動習慣,以及避免熬夜,每天晚上11點前入睡為佳。

二、中度體寒

中度體寒者平時除了避免食用寒涼食物外,也應少吃糯米、鴨肉等阻礙脾胃正常運作的食物。同時注意保暖、早睡和經常運動,並可透過艾灸來驅除體內寒氣。

三、嚴重體寒康寧大學

嚴重體寒者除了遵守以上生活習慣外(保暖、運動、少吃寒涼食物),建議找專業的中醫師調理體質,才能達到理想的改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潔岑 的頭像
    陳潔岑

    陳潔岑的Blog

    陳潔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